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以身立教”、“為人師表”體現(xiàn)了教師勞動的【A】特點。

A、示范性

B、復雜性

C、創(chuàng)造性

D、勞動方式個體性

2、第多斯惠曾說,“教師本人是學校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边@說明教師勞動具有【B】。

A、創(chuàng)造性

B、示范性

C、廣延性

D、連續(xù)性

3、“教育有法可依,但無定法可抄”,這說明教師勞動具有【B】。

A,情境性

B、創(chuàng)造性

C、示范性

D、個別性

4、教師勞動手段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勞動具有【D】的特點。

A、創(chuàng)造性

B、長期性

C、復雜性

D、示范性

5、教師的根本任務是【B】,全面實現(xiàn)教育目的。

A、關心學生的學習

B、教書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學

【答案解析】: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

6、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D】

A、尊老愛幼

B、競爭與協(xié)作

C、集體主義

D、為人民服務

【答案解析】: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

7、人類在長期生活實踐中逐漸積累起來的為社會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簡單、最起碼的公共生活原則是【A】

A、社會公德

B、家庭道德

C、職業(yè)道德

D、法律規(guī)定

【答案解析】:社會公德是每個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它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漸積累起來的,用于維持公共生活,調(diào)節(jié)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最起碼的、最基本的道德準則。

8、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是【C】

A、自由主義教師資格證

B、平均主義

C、集體主義

D、個人主義

【答案解析】: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9、從【C】上看,應用文的實用性主要體現(xiàn)在有一套為內(nèi)容服務的相應體式。

A、表現(xiàn)手法

B、表現(xiàn)主題

C、表現(xiàn)形式

D、寫作重點

【答案解析】: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應用文的實用性主要體現(xiàn)在有一套為內(nèi)容服務的相應體式。

10、【D】是提高應用文寫作質(zhì)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強權威性和約束力的重要保證。

A、真實性

B、時限性

C、實用性

D、程式性

【答案解析】:程式性是提高應用文寫作質(zhì)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強權威性和約束力的重要保證。

11、“教書”和“育人”的關系是【C】。

A、并列的

B、遞進的

C、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辯證統(tǒng)一

D、互補的

12、教師的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除要求先進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還要求具有一定的【B】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學習能力

【答案解析】: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決定了教師的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除要求先進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還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3、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jīng)費由【D】予以保障。

A、國家

B、社會

C、學校

D、人民政府

【答案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jīng)費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4、關心教好每一堂課,關心班級大小、時間、壓力等問題,說明教師成長進入了【A】

A、關注情境階段

B、關注自我階段

C、關注他人階段

D、關注學生階段

【答案解析】:根據(jù)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期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關注生存、關注情境和關注學生等三個階段。在關注情境階段教師關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課的內(nèi)容,一般總是關心諸如班級的大小,時間的壓力和備課材料是否充分等與教學情境有關的問題。

15、我國現(xiàn)行從法律上對教師職業(yè)的規(guī)定認為,教師職業(yè)是一種【C】

A、私人職業(yè)

B、從屬職業(yè)

C、專門職業(yè)

D、附加職業(yè)

【答案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一章第三條對教師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學的界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zhì)的使命。由此可見教師職業(yè)是一種專門的職業(yè)。

16、義務教育法總則第一條規(guī)定,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zhì),根據(jù)【A】,制定本法。

A、憲法和教育法

B、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

C、憲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

17、世界上最早頒布義務教育法的國家是【D】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德國

【答案解析】:義務教育起源于德國,1619年德國魏瑪公國公布了學校法令。它規(guī)定父母應送其6~12歲的子女入學,這是最早的義務教育。

18、新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C】

A、學費

B、雜費

C、學費、雜費

D、學費、雜費、住宿費

【答案解析】:新法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義務教育的公益性、統(tǒng)一性和義務性。這是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性質(zhì)。所謂公益性,就是明確規(guī)定“不收學費、雜費”。

19、下列法律中含有規(guī)定我國小學生法律地位條款的是【A】

A、《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

B、《教育法》和《教師法》

C、《憲法》和《民法》

D、《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0、我國義務教育的立法宗旨是發(fā)展【D】

A、專業(yè)教育

B、中等教育

C、職業(yè)教育

D、基礎教育

【答案解析】:《義務教育法》第一條規(guī)定:“為了發(fā)展基礎教育,促進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jù)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制定本法。”由此可以看出,《義務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是發(fā)展基礎教育。因此,答案為D。

21、書法界常有字因人貴的說法,不無道理。而在顏真卿這里,卻是字因人重,忠貞正真的人格為其瑰麗書法添輝,骨力道勁的書法為其雄壯人生添彩,做人與寫字__________,在顏真卿身上得到了圓滿的統(tǒng)一。顏真卿書法的成就一直為后代__________,其人格同樣頗具感召力。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恰綜】

A、交相輝映、尊重

B、和光同塵、尊敬

C、相得益彰、推崇

D、相輔相成、推重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成語含義及實詞。尊重、尊敬一般與人搭配。推重(zhòng):推崇重視,對某人的思想、行為、成就等給予很高的評價,表示十分重視。推崇:尊崇,推重崇敬。此二詞為近義詞。相得益彰: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使雙方的能力、作用和好處能得到充分展示。相輔相成: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輔助,缺一不可。此處用相得益彰詞義更豐富,更貼合語境。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網(wǎng)

22、經(jīng)A省的防疫部門檢測,在該省境內(nèi)接受檢疫的長尾猴中,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是只有與人及其寵物有接觸的長尾猴才接受檢疫。防疫部門的專家因此推測,該省長尾猴中感染狂犬癥的比例,將大大小于1%。

以下哪項為真,將最有力地支持專家的預測?【D】

A、在A省境內(nèi),與人及其寵物有接觸的長尾猴只占長尾猴總數(shù)的不到10%

B、在A省,感染有狂犬病的寵物約占寵物總數(shù)的0.1%

C、與和人的接觸相比,健康的長尾猴更愿意與人的寵物接觸

D、與健康的長尾猴相比,感染有狂犬病的長尾猴更愿意與人及其寵物接觸

【答案解析】:如果D項判斷為真,又根據(jù)題干,只有與人及其寵物有接觸的長尾猴才接受檢疫,則說明在接受檢疫的長尾猴中感染狂犬病的比例,要高于未接受檢疫的長尾猴。這就有力地支持了專家的推測。故選D。

23、【B】是將考試具體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測驗能夠與教學的目標和內(nèi)容保持一致。

A、標準化成就測驗

B、細目表

C、自測試題

D、案卷分析

【答案解析】:細目表是將考試具體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測驗能夠與教學的目標和內(nèi)容保持一致。

24、科學發(fā)展觀的第一要義是【B】

A、以人為本

B、發(fā)展

C、統(tǒng)籌兼顧

D、全面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

【答案解析】:黨的十七大報告對科學發(fā)展觀作了全面系統(tǒng)的闡述:科學發(fā)展觀,第一要義是發(fā)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根本方法是統(tǒng)籌兼顧。

25、不要怕去學新的東西。知識沒有__________,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寶藏,沒有人會被它壓垮,而且愈多愈身心矯健。

填入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恰?A】

A、重量

B、大小

C、困難

D、期限

【答案解析】:從題于中的“可以隨身攜帶”、“沒有人會被它壓垮”這些字眼,可以知道這句話強調(diào)的是知識沒有“重量”,而不是“大小”或者“期限”。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某初三生平時學習懈怠,課堂自律能力差,且經(jīng)常干擾其他鄰座學習,班主任教師多次教育不見改變。教師聯(lián)系父母,因種種原因,一直未能聯(lián)系上。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該生談話,希望其自動退學,該生一來厭學,二來老師不斷施壓,最后選擇了自動退學。

請就該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進行分析,并結(jié)合你的經(jīng)驗,給予該班主任建議。

【答案解析】:根據(jù)《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適齡兒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學校不得開除學生;適齡兒童少年因為身體狀況需要休學,要經(jīng)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案例中某初三學生屬予義務教育階段的在校生,學校應當依法保護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包括“勸退”的方式,來侵犯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另外,今后如果因為學生學習差就將學生“勸退”,也不符合“依法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應當按照規(guī)定標準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第五條)、“保證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基本質(zhì)量要求”(第三十五條)、以及使學生“品德、智力、體質(zhì)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第三條)等法律規(guī)定。關于材料中學生,有課堂自律差且干擾其他學生的行為,依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學校、教師首先應當批評教育,對學生負有教育的義務,不能簡單地將學生推出校門,更不能隨意勸退、開除學生。如果學生屢教不改,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秩序,可按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將具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guī)定的嚴重不良行為的適齡少年轉(zhuǎn)送入專門的學校,繼續(xù)接受義務教育,并接受對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

2、為改變對教師的評價方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真正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和課改要求。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網(wǎng)某校創(chuàng)造性地擬定評價方案和表格,讓學生時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逐條審核,逐項打分,以此來判斷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和具體需求,美其名曰“學生參與評價”。

請對“學生參與評價”的做法闡述您的見解。

【答案解析】:(1)評價是一種手段,旨在通過評價,使教師看到自己的成功之舉和不足之處,以便及時調(diào)整工作目標和進程,優(yōu)化教學過程,明確努力方向,對于激發(fā)教師發(fā)揚優(yōu)勢,克服缺點,增強工作責任心和積極性,提高教育質(zhì)量不無裨益。

(2)學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直接對象,他們與教師接觸的機會較多,應該最有發(fā)言權。案情中,學生參與評教,由于學生年齡還小,認識不成熟,辨別是非能力較差,考慮欠妥,因此,他們沒有能力對教師的各方面教學行為作出一個合理、科學、恰當?shù)脑u價,甚至往往出現(xiàn)“倒掛”的現(xiàn)象,一旦哪位教師對學生要求比較高,就會遭到學生的非議,被學生認定為“不好教師”,普遍不受歡迎;而如果教師對學生放松要求,時時處處遷就忍讓,和學生稱兄道弟,對學生不負責任,反被說成是“好教師”,深受喜歡。

(3)學校在組織評教時,不能盲目追求“時髦”效應,嘩眾取寵,注重形式,否則評教就會偏離正確的軌道和方向,不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會挫傷大部分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3、在課堂上運用實物投影儀直觀地引導學生主動去質(zhì)疑、調(diào)查、探究“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課堂案例]為什么老師給你們看的這幅畫也分別畫出了一大、一小的兩個人物,卻不能讓我們產(chǎn)生縱深的空間感?我們來做個實驗的游戲。(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演示)

第一步:將實物投影儀的攝像頭對準學生們,引導學生觀察銀幕上的圖像,第一排的同學在銀幕的下方;而后面幾排的同學在銀幕的上方。

(1)問學生們:“攝像頭比你們高還是底?它是向上看還是向下看?”

(2)得到學生的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我們把這種向下看稱為俯視,往往在這種俯視中近的在畫面的下方;而遠的在上方。(板書:俯視“近下遠上”)

第二步:將實物投影儀的攝像頭對準教室天花板的日光燈,引導學生觀察銀幕上的圖像,第一排的日光燈在銀幕的上方;而后面幾排的日光燈在銀幕的下方。

(1)問學生們:“攝像頭比日光燈高還是底?它是向上看還是向下看?”

(2)得到學生的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我們把這種向上看稱為仰視,往往在這種仰視中近的在畫面的上方;而遠的在下方。(板書:仰視“近上遠下”)

第三步:請同學們看一看你們作畫的視角是俯視還是仰視?第四步:學生觀察、分析自己作畫的視角。

(學生們表現(xiàn)畫面的視角一般是俯視,他們往往不太關注作畫視角的問題,這個問題非常的直觀,教師只靠講解是講不清楚的。因此,利用實物投影儀上的攝像頭進行演示,并向?qū)W生提出簡單的問題,讓他們進行思考。再結(jié)合自己的畫觀察、分析自己作畫的視角。)

請根據(jù)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原理分析以上教師運用直觀性教學的優(yōu)勢與啟示?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網(wǎng)

【答案解析】:(1)直觀性教學原則是指在教學中通過直觀教具和現(xiàn)代技術手段,引導學生形成對所學知識、概念的清晰表象,豐富學生感性認識,為形成科學概念、掌握理性知識、發(fā)展智力創(chuàng)設條件。

(2)“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是人類認識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在小學教學中正確運用直觀性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引起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性知覺。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實踐表明,直觀性教學原則適合于激發(fā)學生自動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3)首先,在美術教學中運用直觀性教學,教具要多樣,有針對地選。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無意注意占主導,年級越低表現(xiàn)得越明顯,這就對我們在制作直觀教具方面提出了一個要求:考慮到學生、教師、教學條件的實際情況,直觀教具應根據(jù)教學目標盡可能的豐富、多樣;其次,范畫要注重思考的過程,包括示范的對象要能夠引起學生相關體驗和熟悉事物,有助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理解記憶。范畫能針對性的突出直觀事物局部,表現(xiàn)力強。教師講解的語言要直觀,用語言生動形象地描述、講解而起到直觀的作用,要直接針對教學重點、難點。

三、寫作題(本大題20分)

先賢蘇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識”,后人對此提出質(zhì)疑道德可教嗎。請以道德是否可教為話題進行寫作。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友情鏈接

Back to top